投资提醒: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外汇和差价合约交易涉及高风险,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
XM外汇官网APP获悉,中信证券主出资源中信证券发布了相关研报,当前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生产中国上市公司从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特别是行情新质在制造领域,企业正逐步将市场份额转化为定价权,海相因此,关需关注传统以国内库存周期为基础的力及经济分析方法已无法有效反映市场的基本面。回顾当前行情,出海无论是配置成长型还是价值型,涨幅较大的中信证券主出资源资产多与出海相关,或与海外供应链紧密结合。当前未来在评估基本面与流动性的市场生产匹配度时,应从全球市场的行情新质角度而非单纯关注国内经济周期。
该行指出,海相当前的关需关注行情在大量情绪溢价的影响下,整体呈现“聪明资金推动的结构性行情”,因此应采取淡化市场波动、不做扩散的策略。虽然短期市场可能会受到情绪溢价影响出现超额交易,但预计日均成交量回归至1.6~1.8万亿元将消化这些情绪波动。在行业配置上,建议保持对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化工、游戏和军工的关注。
研报主要内容如下:
当前业绩表现较好的公司中,大部分与出海逻辑相关。我们研究了中国资产中的315个子行业、695家龙头公司,自6月以来涨幅最大的15家龙头企业中,有12家与国际化有关,主要涉及海外AI链、创新药BD、以及全球定价的资源股。同时,在TMT领域,受海外需求推动的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显著优于内需主导的公司。这一波行情大多呈现理性,且非散户主导,机构资金的进入也在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流动性与基本面之间并不矛盾。
未来基本面需站在全球敞口视角进行考量。在过去12年中,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已从12.6%提升至2024年的19.4%,其中自2021年以来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因此,未来应从全球业务的角度审视A股基本面,偏离国内价格信号和库存周期的框架将愈加明显。
当前A股正在经历由内需主导的特征向跨国公司和全球需求主导的转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将逐步体现,增长主要来自算力、机械、创新药及游戏等领域。在周期性行业中,铜、稀土等全球定价的商品也表现突出。随着海外收入比例的提升,公司的收入增长和利润率将不再完全依赖全球经济的强劲,只需保持稳定即可。
行情结构决定了我们应对的策略:需淡化波动,聚焦资源、新质生产力及出海领域。目前资金流入主要集中在高净值群体及企业客户,其中通过专业化机构或产品进入市场的资金占比显著。居民通过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实现权益配置,推动行业集中于资源、新质生产力和出海方向。若情绪溢价引发了行情的扩散和普涨,市场通常会快速回归结构性特征。对于追求收益弹性的资金,应保持稳定持仓或在高景气板块内进行调仓,而寻求稳健收益的资金则会在普涨行情中从高情绪板块转向相对低情绪板块。
消化情绪溢价后的市场日均换手率合理区间为1.7%~1.9%:
1)今年以来,A股日均换手率达到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当前年均换手率为1.91%。最高单日换手率达到3.44%,但最低日换手率为1.2%。
2)消化情绪溢价后的市场合理日均成交额为1.6~1.8万亿元。
3)在行业层面,双创、电子、有色、军工等行业的成交活跃度显著提高,尤其是创业板和科创板日均换手率相比之前明显提升。
继续建议关注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化工、游戏和军工等行业,关注行业中有真实利润兑现以及强产业趋势的资产。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将因引入AI Agent等技术而带来机会。关注ETF中相关板块的表现,尤其是资源和创新药等方向。
风险因素包括中美科技及贸易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影响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宏观流动性变化,以及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