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TF即将迎来5万亿的里程碑!这10家公募拥有5只以上的百亿ETF

投资提醒: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外汇和差价合约交易涉及高风险,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

A股持续上升,中国ETF总规模已逼近5万亿元。即将迎

2023年8月25日,程碑沪指上涨1.51%接近3900点,募拥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3.14万亿,百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944亿,中国创历史第二高。即将迎

两市ETF的程碑活跃度明显,收盘时成交额为5558.48亿元。募拥开盘时,百亿科创100ETF和科创芯片ETF一度达到20%的中国涨停,科创板50ETF及多只跟踪创业板指数的即将迎ETF也曾呈现超15%的涨幅。尽管高溢价未能持续,程碑但买盘热度显著。募拥

需要强调的百亿是,8月22日市场收盘时,全市场ETF规模已达4.97万亿,即将突破5万亿的关口。国内ETF规模自2023年4月17日首次突破4万亿,仅用4个月便迅速接近5万亿。

在2023年7月,中国ETF管理资产规模达到6117亿美元,超越日本(6109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国内百亿ETF的数量也已突破百只,10家基金公司旗下百亿ETF超过5只。华夏基金以14只领先,易方达基金以13只紧随其后。

国内即将迎来5万亿ETF时代

沪指接近3900点,ETF规模随之攀升。

自2023年4月17日ETF规模突破4万亿后,再次逼近5万亿。这四个月的万亿增幅主要归因于A股与港股的上扬行情。

具体数据表明,今年ETF份额增加1377.51亿份,同比增幅5.19%,总规模增加1.23万亿,增幅33.11%,单日成交额较年初几乎翻倍。新增ETF达219只,使总ETF数量达到1271只。

规模增加的速度远超份额增加,是因为市场盈利,ETF净值不断上升。

回顾A股ETF的万亿历程,每次的突破时间均不断缩短:

- 第一个万亿跨越耗时16年(2004年12月-2020年10月),2004年首只ETF问世,先后多只ETF规模突破百亿和千亿,直至2020年10月全市场ETF规模首度突破万亿。

- 第二个万亿跨越用了3年(2020年10月-2023年12月)。在此期间,规模壁垒逐步形成,多只ETF超过百亿,市场也迎来激烈竞争。

- 第三个万亿仅需10个月(2023年12月-2024年9月),伴随政策的引导,市场内ETF迅速发行并成长。

- 第四个万亿跨越时间缩短至7个月(2024年9月-2025年4月),受益于牛市行情,ETF市场规模和产品数量实现指数级增长。

- 第五个万亿的跨越或将压缩至4个月,通过市场行情的驱动,ETF产品的数量与净值持续上升。

全市场百亿ETF数量已破百,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百亿ETF数量已增至101只,首次突破百只大关。新兴百亿ETF主要包括华宝金融科技ETF、银华创新药ETF、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等。

宽基ETF资金则表现出流出趋势,千亿ETF数量仍保持6只,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再度突破4000亿,易方达沪深300ETF也接近2900亿。

百亿以上ETF虽数量不多,却占全市场ETF大部分规模,101只百亿ETF合计规模达3.77万亿,占市场近76%。

从基金公司来看,华夏基金旗下百亿ETF最多,达到14只,合计规模7285.11亿元,易方达紧随其后,拥有13只百亿ETF,总规模6698.11亿元。国泰基金有8只,广发基金有7只。

新产品继续上线

2023年1月,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促进指数基金融新与发展,加速新产品的推出。

近日,包括华泰柏瑞、易方达等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已报送新一批的科创债ETF及相关产品,市场对科技成长的投资信心高涨。

ETF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推动其发展,未来中国ETF的规模还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转载自“财联社”,XM外汇官网编辑:蒋远华。

TMGM高返佣计划优势

高达85%返佣比例
每日结算到账
无延迟保障
长期稳定合作

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