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I将公布,澳元/美元走向何方?

投资提醒: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外汇和差价合约交易涉及高风险,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

在周四(9月11日),美国美元澳元/美元从前一日的公布10个月高点0.6635开始回落,在美市盘前徘徊于0.6600上下。澳元即将于20:30公布的何方美国8月CPI数据引发市场关注,

DXY小幅走高,美国美元逼近三日高位98.00,公布尽管澳元/美元遭遇压力,澳元但仍维持在上升通道内。何方

基本面:

市场焦点在于通胀数据。美国美元根据预期,公布美国8月CPI同比可能升至2.9%,澳元高于7月的何方2.7%;核心CPI预计保持在3.1%。同时,美国美元月度CPI的公布头条和核心数据都预计增长0.3%。市场认为,澳元商品价格的上涨受到关税的推动,尽管服务通胀有所放缓,整体CPI可能月增0.4%。在数据公布前,

DXY在98.00附近稳定,导致非美货币普遍震荡。

利率预期方面,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下周将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92%;但年底累计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仅约70%。不同官员的观点存在分歧:Austan Goolsbee担心通胀回升,Neel Kashkari强调需关注关税对商品通胀的影响;Mary Daly认为涨价是一时现象;Christopher Waller称这是“小插曲”,预计六个月内将回归2%。这种分歧使得今晚的CPI数据更加重要。

在澳洲方面,9月的一年期消费者通胀预期升至4.7%,高于前值3.9%。通胀预期的上升可能会抑制澳洲联储进一步宽松的意图。因此,澳元的走势受到国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既有本土通胀预期的上升,又有美国通胀水平的变化。

技术面:

从四小时K线(240分钟)来看,多头依然占据优势,但动能在高位有所放缓。布林带渐开,当前上轨在0.6633,中轨在0.6591,下轨在0.6548,最新价为0.6608,仍高于中轨并接近上轨。虽然昨日触及0.6635后有所回落,实体收窄表明在高位附近显现获利了结。

MACD显示,DIFF为0.0015,DEA为0.0016,柱状图为-0.0003,动能由正转负但幅度极小,顶背离尚未形成;只要没有出现有效的死叉,且价格未跌破中轨,上升趋势仍然有效。RSI(14)在59.7333,较峰值70有所回落,尽管强势未失,但已略微降温。在价格阻力方面,上方关注0.6633/0.6635;若突破并收于其上,布林带有可能进一步扩张。下方关注0.6591作为短期支撑,其下是0.6548,以及0.6483和0.6462。

市场情绪观察:

临近重磅事件,交易员倾向于“先锁定利润,再等待信号”,市场情绪逐渐切换为均值回归。美元在98.00附近恢复带来了名义压力,但澳元仍显示出韧性:主要原因在于本土通胀预期上升对利差的支撑以及美国通胀将直接影响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期权市场显示“隐含波动率上升,方向仓位收敛”,0.6600由此成为市场情绪的心理位置。总体情绪偏中性向多,市场结构看似是趋势中的局部整合而非顶背离。

后市展望:

短期(24—48小时)存在两种主要情境。其一,如果CPI月率达到或超过0.3%,核心CPI维持在3.1%以上,甚至头条月增至0.4%,美元将提振,澳元/美元可能回撤测试0.6591,若有效跌破并伴随MACD死叉,回调可能延伸至0.6548;但在主趋势未破坏前,更倾向于“健康回调”。其二,若CPI低于预期(月增速不足0.3%或同比未达到2.9%/3.1%),市场可能加大对年内累计降息75个基点的押注,美元将走软,汇价有望重启上行并挑战0.6633/0.6635,如若收盘站稳其上,趋势延续的概率将显著提高。

中期(1—3周)仍需关注通胀的持续性。如果如Waller所说只是暂时的“小插曲”,随后通胀回落至接近2%,美元将可能中期转弱,澳元将因利差与风险偏好的协同效应而受益,汇价大概率保持上升通道;但如果Goolsbee和Kashkari的担忧占据主导,商品通胀“二次冲击”的持续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元强劲,澳元/美元的上行空间将受到限制,可能调整至0.6548至0.6635的区间。

价位与节奏的校准:结合图形与指标的共振,0.6633/0.6635为有效突破的“确认位”,需要实体K线收于此区间之上,并且MACD柱状图由负转正,方可认为是有效突破;若仅为影线触碰后又回落,可能构成“假突破—回落整理”的情况。0.6591为“观察位”,价格在其上方的横向整理通常被视为强势消化;如若四小时收盘跌破,并出现两根扩量阴线,则将信号提升为“趋势降级—转入区间”。0.6548为“防守位”,一旦失守,可能破坏从8月底以来的上升结构,届时需重新评估技术定义,从“上升通道”调整为“区间”或“下降楔形”的初期阶段。

TMGM高返佣计划优势

高达85%返佣比例
每日结算到账
无延迟保障
长期稳定合作

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