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业绩扭亏,希磁科技赴港上市迎新机遇

投资提醒: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外汇和差价合约交易涉及高风险,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

近日,新股希磁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磁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前瞻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业绩迎新该公司此前完成多轮融资,扭亏股东包括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科技2022年12月的赴港E+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约为31.72亿元。上市2022年4月,机遇公司启动A股上市辅导,新股希磁但因不确定性于2023年7月终止协议。前瞻

在新能源汽车、业绩迎新工业自动化及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扭亏强劲需求推动下,全球磁性传感器市场不断扩充。科技作为少数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赴港IDM企业,希磁科技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上市最新业绩转亏为盈,显示出经营改善。此次赴港IPO将引起市场关注。

上市前业绩转正

希磁科技为全球领先的磁性传感器IDM公司,具备完整的磁传感技术和行业价值链整合能力,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磁性传感器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收入有所波动但整体增长,2024年扭亏为盈,2022-2024年度收入分别为6.66亿元、5.94亿元和7.03亿元,净利润则为-12.06亿元、-6656.2万元和985.2万元。

截至2025年4月,公司前四个月实现收入2.65亿元,净利润1003.6万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原因主要是2022年亏损源于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减少,2023年收入下降主要因部分行业需求放缓,而2024年收入回升主要得益于绿色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

公司核心产品包含AMR、GMR、TMR晶圆及各种传感器和模块,IDM模式使其从材料创新到制造的整个过程具有灵活性,满足高端应用需求。营收主要来自电流传感器,2022至2024年,该产品的收入占总营收的80.8%、78.1%和82.7%。客户集中度显示,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逐步下降。

目前,公司收入以中国市场为主,2022至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区销售占比分别为83.2%、81.4%、84.7%和83.3%。但希磁科技也在加速全球布局,设有多个设计与制造中心,旨在拓展市场,克服认证壁垒。

研发方面,2022年至2025年前四个月研发支出分别为4270万元、5090万元、5370万元及1740万元。截止2025年4月,公司拥有118名研发人员,核心团队多为拥有国际背景的专家。

行业前景与市场竞争

受益于汽车、新能源及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稳定发展,磁性传感器市场持续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7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到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930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4年收入计,希磁科技在全球IDM厂商中排名第六,并位列中国市场第一。然而,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市场份额不足0.6%。为多个领先客户提供服务,希磁科技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

预计,在光伏行业政策引导下,行业价格逐渐回暖。根据数据,截至8月27日,多晶硅价格已达到4.45万元/吨,光伏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下半年,政策将持续支持电动汽车消费,加速市场复苏。

综合来看,随着光伏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恢复,希磁科技有望显著受益。如能成功上市,将进一步加强其全球战略和技术升级能力。

TMGM高返佣计划优势

高达85%返佣比例
每日结算到账
无延迟保障
长期稳定合作

分享这篇文章